有機食品也叫生態或生物食品等。有機食品是國際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一的提法。有機食品通常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
有機食品也叫生態或生物食品等。有機食品是國際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一的提法。有機食品通常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除有機食品外,國際上還把一些派生的產品如有機化妝品、紡織品、林產品或有機食品生產而提供的生產資料,包括生物農藥、有機肥料等,經認證后統稱有機產品。
有機定義
1939年,Lord Northbourne在《Look to the Land》中提出了有機耕作的概念,意指整個農場作為一個整體的有機的組織,而相對的,化學耕作)則依靠了額外的施肥,而且,不能自給自足,也不是個有機的整體。
1、有機的含義
從物質的化學成分來分析,所有食品都是由含碳化合物組成的有機物質,都是有機的食品,沒有非有機的食品,因此,從化學成分的角度,把食品稱做“有機食品”的說法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這里所說的“有機”不是化學上的概念——分子中含碳元素——而是指采取一種有機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機食品是指按照這種方式生產和加工的。產品符合國際或國家有機食品要求和標準。并通過國家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食用油、菌類、蔬菜、水果、瓜果,干果,奶制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有機食品的主要特點來自于生態良好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有機食品的生產和加工,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化學防腐劑等合成物質,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因此,有機食品是一類真正來自于自然、富營養、高品質和安全環保的生態食品。
有機食品在不同的語言中有不同的名稱,國外最普遍的叫法是ORGANIC FOOD 在其它語種中也有稱生態食品、自然食品等。聯合國糧農和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法典委員會將這類稱謂各異但內涵實質基本相同的食品統稱
2、有機標志
中國有機產品標志釋義“中國有機產品標志”的主要圖案由三部分組成,既外圍的圓形、中間的種子圖形及其周圍的環形線條。
標志外圍的圓形形似地球,象征和諧、安全,圓形中的“中國有機產品”字樣為中英文結合方式。既表示中國有機產品與世界同行,也有利于國內外消費者識別。
標志中間類似于種子的圖形代表生命萌發之際的勃勃生機,象征了有機產品是從種子開始的全過程認證,同時昭示出有機產品就如同剛剛萌發的種子,正在中國大地上茁壯成長。
種子圖形周圍圓潤自如的線條象征環形道路,與種子圖形合并構成漢字“中”,體現出有機產品植根中國,有機之路越走越寬廣。同時,處于平面的環形又是英文字母“C”的變體,種子形狀也是“O”的變形,意為“China Organic”。
綠色代表環保、健康,表示有機產品給人類的生態環境帶來完美與協調。橘紅色代表旺盛的生命力,表示有機產品對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3、有機區分
有機食品是有機產品的一類,有機產品還包括棉、麻、竹、服裝、化妝品、飼料(有機標準包括動物飼料)等"非食品"。我國有機產品主要是包括糧食、蔬菜、水果、畜禽產品(包括乳蛋肉及相關加工制品)、水產品及調料等。
綠色食品是指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并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綠色食品認證依據的是農業部綠色食品行業標準。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允許使用農藥和化肥,但對用量和殘留量的規定通常比無公害標準要嚴格。
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并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允許使用農藥和化肥,但不能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
有機農產品
有機食品主要包括一般的有機農產品(例如有機雜糧、有機水果、有機蔬菜等)、有機茶產品、有機食用菌產品、有機畜禽產品、有機水產品、有機蜂產品、有機奶粉、采集的野生產品以及用上述產品為原料的加工產品。國內市場銷售的有機食品主要是蔬菜、大米、茶葉、蜂蜜、羊奶粉、有機雜糧、有機水果、有機蔬菜等。
判斷標準
1、原料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野生天然產品。
2、有機食品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生產、采集、加工、包裝、貯藏、運輸標準。
3、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必須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生產過程控制體系和追蹤體系,因此一般需要有轉換期。這個轉換過程一般需要2-3年時間,才能夠被批準為有機食品。
4、有機食品必須通過合法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證。
申請認證
1、認證要求
有機食品是指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并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產品、水產品、調料等。
①有機食品生產的基本要求:
生產基地在三年內未使用過農藥、化肥等違禁物質。
種子或種苗來自自然界,未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過。
生產單位需建立長期的土地培肥、植保、作物輪作和畜禽養殖計劃。
生產基地無水土流失及其他環境問題。
作物在收獲、清潔、干燥、貯存和運輸過程中未受化學物質的污染。
從常規種植向有機種植轉換需兩年以上轉換期,新墾荒地例外。
生產全過程必須有完整的記錄檔案。
②有機食品加工的基本要求:
原料必須是自己獲得有機頒證的產品或野生無污染的天然產品。
已獲得有機認證的原料在終產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 95%。
只使用天然的調料、色素和香料等輔助原料,不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劑。
有機食品在生產、加工、貯存和運輸過程中應避免化學物質的污染。
加工過程必須有完整的檔案記錄,包括相應的票據。
2、有機認證標志
有機產品包裝上都印有各國有機認證機構的認證標志,您可以通過識別有機標志識別有機產品。
3、認證難度
有機食品認證新標準十分嚴格,有機蔬菜的獨立包裝上除了需貼上有機認證標簽、認證單位之外還需要有17位數字構成的有機碼,供消費者溯源辨真偽。同時,該標準還規定,申請有機認證的每種產品,每出產一次都要接受一次檢測。另外,新規變動很大的一點就是“農殘指標”“不得檢出”,這一要求只能用“嚴苛”來形容,20多個農殘指標由“限制數量標準”變為“零殘留”,均要求不得檢出,這對基地和企業來說,要求“高得嚇人”。
4、相關法規
國際有機農業和農產品的管理體系和法規主要分為3個層次:聯合國層次、國際性非政府組織層次以及國家層次。聯合國層次的有機農業和有機農產品標準尚屬于建議性標準,是《食品法典》的一部分,是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在整個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中國作為聯合國的成員也參與了制定。具體內容包括了定義、種子與種苗、過渡期、化學品使用、收獲、貿易和內部質量控制等內容。此外標準也具體的說明了有機農產品的檢查、認證和授權體系。這個標準已為各個成員國制定有機農業標準提供了重要依據。但聯合國有機農業標準能否成為強制性標準還不得而知,一旦其成為強制性標準,就會成為世貿組織仲裁有機農產品國際貿易的法律依據。
發展優勢
1、價格比較:根據對北京和上海有機食品市場的調查,有機食品比普通食品的價格一般高出30%—80%,有些品種,例如有機蔬菜的價格為普通蔬菜的2—3倍。
2、無污染:食品是否有污染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世界上不存在絕對不含有任何污染物質的食品。由于有機食品的生產過程不使用化學合成物質,因此,有機食品中污染物質的含量一般要比普通食品低,但是過分強調其無污染的特性,會導致人們只重視對終端產品污染狀況的分析與檢測,而忽視有機食品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的宗旨。
3、常規農業
在許多情況下,在開始轉換之初可能會出現減產,特別是原來嚴重依賴化肥與農藥的地區。但是,在那些原來對農藥、化肥使用較少的地區,有機種植就可能不會減產,相反,還可能增產。原因是:
①通過輪作、間作和各樣種植,農業生產系統的多樣性得到改善。
②通過利用作物秸稈還田(或制作堆肥以后還田),促進了農田養分循環。
③較好地利用了周圍生態系統的有機物質。
④將養殖業和種植業結合起來,改善了養分的管理水平。
有機食品不許使用化學農藥 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介紹,有機食品是不許可使用化學合成農藥的。
有機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對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首先,有機食品的種植或養殖過程中,是絕不能使用化肥、激素及轉基因等物質的。種植有機農產品的土地、其灌溉用水、環境空氣質量均需要符合相關規定。
有機食品嚴限添加劑種類和用量 有機農作物的肥料一般采用有機農業體系內動物的糞便或作物廢棄物,以及未受化學成分污染的廢棄物進行堆肥來增添土壤肥力,也會添加物理法獲得的礦物質,如磷、鉀、鎂等元素。
有機農業一般采取非化學方法防蟲,比如薄荷、天然除蟲菊(提取液)等天然驅蟲劑,或石灰、硫磺等天然防蟲物質,以及如蘇云金桿菌等細菌、真菌防蟲制劑。
食品區別
我國有關部門在推行的其他標志食品還有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是按照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標準和要求生產的符合通用衛生標準并經有關部門認定的安全食品。嚴格來講,無公害食品應當是普通食品都應當達到的一種基本要求。
綠色食品是我國農業部門在九十年代初發展的一種食品,分為A級綠色食品和AA級綠色食品。其中,A級綠色食品生產中允許限量使用化學合成生產資料,AA級綠色食品則較為嚴格地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它有害于環境和健康的物質。從本質上來講,綠色食品是從普通食品向有機食品發展的一種過渡產品。有機食品與其他食品的區別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1、是有機食品在其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并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而其他食品則允許有限使用這些技術,且不禁止基因工程技術的使用。如綠色食品對基因工程和輻射技術的使用就未作規定。
2、是生產轉型方面,從生產其他食品到有機食品需要2-3年的轉換期,而生產其他食品(包括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沒有轉換期的要求。
3、是數量控制方面,有機食品的認證要求定地塊、定產量,而其他食品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因此,生產有機食品要比生產其他食品難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產體系和監控體系,采用相應的病蟲害防治、地力保護、種子培育、產品加工和儲存等替代技術。
有機理由
1、較為健康:研究顯示有機產品含有較多鐵質、鎂質、鈣質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C,而重金屬及致癌的硝酸鹽含量則較低。
2、味道較好:有機農業提倡保持產品的天然成份,因此可保持食物的原來味道。
3、避免疾?。好芗降膭游镲曫B方式令疾病很容易散播,而有機農業要求開放的動物飼養方式則可以令動物有空間伸展活動,增強動物的抵抗力,減低疾病散播機會。
4、化學物質:在有機生產的理念下,所有生產及加工處理過程均只允許在有限制的情況下施用化學物質。
5、生產過程:在有機生產的理念下,所有生產及加工處理過程中均不可使用任何基因改造生物及其衍生物。
6、環境有利:有機生產鼓勵使用天然物料,適量施肥及灌溉,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農場內及其周邊的生物多樣性。
7、保護土壤:土壤退化及污染日趨嚴重,而土壤作為生產糧食的基本要素,人類必須對之加以保護。有機農業要求的土壤保護措施是希望恢復和維持土壤的生命力,令土壤能繼續為人類提供足夠而優質的食物。
8、價格合理:有機生產規模較小,人力投資大,風險成本及運輸成本也相對高昂,因此有機產品售價自然比較貴。但是,常規農業并沒有將環境成本如污染、泥土肥力下降等損害計算在內,如果將環境成本反映在價格上,常規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的價格會相若。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如果長期食用健康綠色食品,可以明顯感覺免疫力增加,體質也會提升,這是體內毒素逐漸排除的正?,F象。
食品鑒別
首先看標簽是否有英文“ORGANIC”字樣,同時還應有中文“中國有機產品”字樣。其次看圖標,并注意有機產品和轉換期食品的區別。
對于有機配料含量等于或者高于95%的加工產品,可以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及標簽上標注“有機”字樣。有機配料含量低于95%且等于或者高于70%的加工產品,可以標注“有機配料生產”字樣。如果是有機配料含量低于70%的加工產品,只能在產品成分表中注明某種配料為“有機”字樣。
購買方式
1、網站購買:你試過在網上購買有機糧油、無公害蔬菜甚至肉蛋奶嗎?只需click,click,click 輕點幾下電腦鍵盤,就有上百種琳瑯滿目的安全食材可供選購,足不出戶也能貨比三家,總能發現最低價格。下單后你要做的就是等著食材送貨上門。優點是商品選擇豐富且可以送貨上門,缺點則是需要增加額外運費,并且不能動手挑選。
2、農場直購:如果長期鎖定有機食物,那么有機農場直購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以某知名有機農莊為例,每周送兩次菜上門(每次3公斤),全年的價格為7980 元。既免去買菜煩惱,也能保障確切產地,且折合到每天的成本也僅21.8 元。而且每年還有會員采摘活動,等于贈送免費農家樂出行。但問題是,有機農場除了米糧和蔬菜,一般不提供肉類,這就意味著還需要額外再采購雞鴨魚肉等葷菜,而且每周等送菜上門也是一大煩惱。
3、超市及實體店:女人愛逛街是有理由的,哪怕不為占有,看著琳瑯滿目、堆砌整齊的商品都會心生滿足感。同樣,在包裝精美、格調溫馨的高檔食品店或者超市進口商品區,在口腹暫未滿足前,眼睛已經先享受了“鮮”聲奪人的美妙。但問題是,算上店租和人員成本,這里的價格遠遠高于其他渠道,且沒有女人愿意經常拎著5 公斤裝的大米和一籃子菜負重而歸,所以購買糧油類產品未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發展情況
中國的有機食品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但主要用于出口。因為有機食品在國際市場上大熱,出口利潤也相對較高,許多生產企業更傾向于出口。
2005年,中國有機食品行業經中綠華夏認證的企業數量達416個,產品種類數量為1249個。產品國內銷售額為37.1億元,出口1.36億美元??傉J證面積達165.5萬公頃,其中認證面積最高的是野生采集,69.59萬公頃,其次是加工業63.82萬公頃,漁業16.74萬公頃,畜牧業9.07萬公頃,種植業6.28萬公頃。
到2006年底,中綠華夏認證的企業數已達到601家(含轉換期),產品數2647個,認證的面積共計264萬公頃,產品實物總量211萬噸,產品銷售額61.7億元,出口額1.6億美元。認證企業數、認證面積、產品總量分別占全國的26%、50%、56%,發展速度和總量規模已位于國內有機認證行業之首。到2006年底,有機食品國內銷售額達到56億元,2007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1.7億元,國內有機食品的生產企業達到2300多家。
中國有機食品行業要發展政府要在政策、經濟方面大力扶持,企業要抓住機遇,轉變觀念,發揮自身優勢,切實解決有機食品生產技術的難題,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在“十一五”期間,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將按照“引導、規范、培育、監督”的職責定位,大力促進有機食品產業的發展。中國有機食品產業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發展有機食品產業是防治農村、農業污染的最好方式,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大扶植力度,制訂產業發展規劃。
國內狀況
我國有機食品產業保持了較快的發展態勢,已具備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我國已成為世界第四大有機食品消費大國。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陳晨認為,我國有機食品產業的發展增速較快,在國際市場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農業基礎雄厚,健康和環境觀念在群眾間逐漸加深,這是促進有機消費的強大動力。
農業部的數據顯示,當前,全球有機食品市場正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而我國的有機食品產業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我國有機和有機轉換產品已有約50大類,400-500個品種,包括蔬菜、豆類、雜糧、水產品、野生采集產品。截止2012年底,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認證企業850家,產品實物總量195.5萬噸,認證面積246.9萬公頃,其中種植面積12.6萬公頃,放牧面積60萬公頃,水域面積24.9萬公頃,野生采集面積149.4萬公頃。
未來十年,中國有機農業生產面積以及產品生產年均增長20%—30%,在農產品生產面積中占有1—1.5%的份額,達到1800—2300萬畝;有機食品出口占農產品出口比重將達到或超過5%,但部分有機食品仍將依賴進口,特別是奶制品、葡萄酒、化妝品、紡織品、巧克力、燕麥、糖、水果等產品;中國將成為第四大有機食品消費大國,有機食品有望占到整個中國食品市場的1%—1.5%,國際有機食品市場對中國有機食品的需求將達到或超過5%。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陳晨認為,追求純天然、無污染的有機食品消費已經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時尚,特別是工業化國家的消費者對有機食品十分青睞。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健康和環境保護的關注,有機食品消費市場也有著巨大的潛力。我國有機食品產業的發展增速較快,在國際市場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據中投顧問《2009-2012年中國有機食品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預計2012年,全球有機食品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美元。與此同時,國際市場對中國有機產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